来源:小编 更新:2024-11-15 04:27:20
用手机看
亨利·毕绍普(Heber R. Bishop),一位杰出的美国商人,以其对中国玉器的收藏而闻名于世。他的收藏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为后世研究中国玉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毕绍普的收藏生涯始于1870年代,当时他开始对中国玉器产生浓厚兴趣。他不仅收藏了大量的玉器,还致力于收集各地玉矿的标本,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完整的原始资料。据说,他的藏玉中有一部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外流的物品,不少藏品曾为清廷用玉,是清宫廷玉器在西方最大的收藏之一。
1902年,毕绍普先生去世,他将全部玉石藏品及大部分财产捐献给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据查阅,毕绍普先生的捐赠品数量超过1000件,其中包括了清中期玉册、玉罗汉、白玉童子牧牛、玉兽、玉雕子母狮、玉兽瓶、玉雕仿古螭龙瓶、碧玉山子、白玉凤纹瓶、翠玉凤鸟尊、白玉水洗、翠玉带钩、水晶凤尊等珍贵藏品。
1906年,布歇尔(S.W.Bushell)和昆兹(G.F. Kunz)将毕绍普捐赠的藏品编写成书《Investigation and Studies in Jade: The Heber R. Bishop Collection》,这是最早有关中国古玉的西文著作。同时,这批藏玉也是西方的第一批重要中国玉器旧藏。白玉上世纪初,大都会博物馆为比绍普捐赠的收藏玉器出版的目录手册,为后世研究中国玉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903年,比绍普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玉器展览厅,向公众展示他的收藏。这一举措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中国玉器的魅力,也为西方世界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除了在玉器收藏方面的成就,亨利·毕绍普在物理学领域也有所贡献。他在新泽西学院(即现今的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自然哲学教授,并自1846年至1878年间,是新成立的斯密森研究所的秘书和第一任所长,负责气象学研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对电磁学的独创性研究,强电磁铁的制成,为改进发电机打下了基础。
亨利·毕绍普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玉器收藏和物理学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收藏不仅丰富了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为后世研究中国玉器和物理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今天,我们依然能够从他的收藏中感受到这位跨越时代的收藏家的智慧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