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编 更新:2025-02-22 07:23:14
用手机看
你知道吗?手机里的时间,就像是个小精灵,它悄无声息地陪伴着我们,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晚的星光点点。而安卓系统,这个我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小家伙,它里面藏着一套神奇的时间机制,今天就来给你揭秘一下这个时间的奥秘吧!
首先,得说说NITZ,这可是个高大上的名字,全称是Network Identity and Time Zone,翻译过来就是“网络标识和时区”。它就像是个时间的小助手,当你打开手机,连接到无线网络时,它就会自动跳出来,告诉你现在是什么时间,还顺便告诉你这是哪个时区。是不是觉得神奇?其实,这得益于GSM网络从PHASE 2 RELEASE 96版本开始就支持的这个功能。
但光有NITZ还不够,还得有NTP,也就是Network Time Protocol,翻译成中文就是“网络时间协议”。这个协议可是个时间的大佬,它从国际标准时间UTC那里获取准确的时间信息,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原子钟、天文台、卫星,甚至是从互联网上,传递给我们的手机。这样一来,手机里的时间就变得超级准确了。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手机里的时间会自动调整呢?这多亏了安卓系统里的“自动确定时间和日期”和“自动确定时区”这两个设置。当你勾选了这两个选项,系统就会自动帮你设置时间和时区,是不是很方便?
其实,这个功能背后有一套复杂的机制。在安卓系统的设置中,有一个名为DateTimeSettings的类,它负责监听时间和时区的变化。当你勾选了自动设置选项后,它就会注册一个ContentObserver,一旦时间和时区发生变化,它就会立刻通知你。
闹钟,是时间管理的好帮手。在安卓系统中,闹钟系统可是个核心组件,它可以帮助我们管理日常的提醒和时间。闹钟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1. AlarmManager:这个类负责调度长时间任务,比如设置闹钟。你可以通过它来设置一次性或周期性的闹钟,确保在指定时间点或之后触发事件。
2. BroadcastReceiver:当闹钟触发时,系统会发送一个广播通知。这个通知会通过BroadcastReceiver来接收并处理,比如播放声音、显示通知等。
3. PendingIntent:这个玩意儿就像是个包装器,它将BroadcastReceiver封装起来,确保即使应用被关闭或重启,闹钟也能正常工作。
4. Alarm Clock算法:这个算法负责计算最近触发闹钟和下一个闹钟时间,考虑的因素包括闹钟的重复设置、系统时间的变化以及电源管理策略等。
5. 电源管理与Doze模式:安卓系统从LoRa版本开始,引入了Doze模式,这个模式会限制应用在后台运行,以节省电量。闹钟系统也会考虑这个因素,确保在Doze模式下,闹钟依然能够正常工作。
ANR,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翻译成中文就是“应用程序未响应”。这个现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当应用程序处理消息不当,超时限制就会起作用,系统会收集一些信息并报告用户进程无响应情况。
ANR机制分为两部分:ANR检测机制和ANR报告机制。在ANR检测机制中,系统进程设计了不同的超时限制来跟踪消息的处理。一旦应用程序处理消息不当,超时限制就会起作用,它会收集一些类似CPU使用情况等信息并报告用户进程无响应情况。
而在应用中,基本上只有四种情况会导致ANR:
1. Service超时:服务在特定的时间内无法处理完成。
2. BroadcastQueue超时:BroadcastReceiver在特定时间内无法处理完成。
3. ContentProvider超时:内容提供者执行超时。
4. inputDispatching超时:按键或触摸事件在特定时间内无响应。
Android SystemServer Watchdog Timeout,简称SWT机制,它就像是个看门狗,用来保护重要的系统服务。当系统服务出现问题时,看门狗会触发一个reset信号,让CPU重新启动。
SWT机制的核心是消息调度和超时处理。在Android系统中,所有与ANR相关的消息,都会经过系统进程调度,然后派发到应用进程完成对消息的实际处理。一旦应用程序处理消息不当,超时限制就起作用了。
还记得之前提到的streaming updates机制吗?这个机制解决了没有足够空间安装系统更新的问题。在streaming updates下,系统更新文件将不再占用存储空间,而是直接到达System B分区,也就是说,下载、存储以及写入更新全都在System B中进行。
这个机制对于手机存储空间捉襟见肘的用户来说